近日,人民日報社貴州分社、新華網貴州頻道、光明日報社貴州記者站、中國教育報貴州記者站、中國教育在線、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貴州廣播電視臺、多彩貴州網等新聞單位共同評選的“2020年度貴州十大教育新聞”揭曉。哪些教育新聞入選?跟小編一起看↓↓↓
一
開播“陽光校園•空中黔課”
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
▲空中黔課開播
2月3日,貴州省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在線教育——“陽光校園•空中黔課”開播,實現延遲開學期間“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面對新冠疫情,教育系統聞令而動,創新思路,集中力量,全力以赴,各級各類學校、師生在抗擊疫情和“停課不停學、不停教”兩條戰線上奮戰,為抗擊疫情作出重要貢獻,成功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
二
疫情防控“一個全國第一”“四個全國率先”
實現平安開學、順利開學
▲務川自治縣民族中學高三學生返校
2月27日,貴州公佈全省高三、初三年級春季開學時間,成為全國最先公佈準確開學時間的省份。3月16日,全省高三初三年級開學,在全國率先實現復學複課;5月,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各學段全部開學,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學段全年級所有學校復學複課;在全國率先出台完整的學校疫情防控方案;在全國率先制定高考疫情防控地方標準。全省教育系統堅決守住疫情防控風險底線,全力構築阻斷疫情進入校園的牢固防線,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實現了平安開學、順利開學。
三
全力投入脫貧攻堅主戰場
決戰決勝教育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
▲省教育廳赴銅仁市開展脫貧攻堅調研督戰推進會
深入開展“衝刺90天 打贏脫貧攻堅教育保障殲滅戰”專項調研督戰,脫貧攻堅教育保障各項重點工作實現“短板全補齊、問題全清零”的目標。落實控輟保學工作“雙線”責任制和“七長”負責制,創新制定《控輟保學勸返復學工作指南二十條》,教育部發文在全國推廣,建檔立卡貧困戶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全面落實學生資助政策,全年共投入學生資助和營養改善計劃資金146.62億元,惠及學生1094.35萬人次;96所掛牌督戰易地扶貧移民搬遷安置點配套學校全部建成並招生,66個貧困縣7324所中小學校與東部協作城市優質學校全部實現結對幫扶。決戰決勝教育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
四
出台十條措施
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貴州財經大學畢業生
出台促進2020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十條措施,全力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圍繞省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省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等,加強指導和服務,增加就業崗位,鼓勵高校畢業生參與農村產業革命,引導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一線就業創業,切實保障高校畢業生穩就業。全省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 81.20%,高於全國70%的目標水平11.2個百分點。
五
創新“五級書記”抓黨建
大力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
凝聚力和戰鬥力
▲大學生們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得到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優秀大學生向黨組織靠攏
建立教育系統“五級書記”抓黨建制度,構建省委教育工委書記、市(州)黨委教育工委書記和高校黨委書記、院(系)級黨組織書記、教職工生黨支部書記“五級書記”抓黨建工作機制。全面壓實黨建政治責任,形成書記抓、抓書記,一級抓一級,上下聯動、相互銜接、齊抓共管的黨建工作責任體系,不斷強化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提升教育系統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六
發佈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
為廣大教師營造潛心教書育人的良好環境
▲海嘎小學教師顧亞教學生唱歌
出台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實施意見,從統籌規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統籌規範社會事務進校園、減少相關報表填寫工作、取消不合理考核培訓任務、減少抽調借用中小學教師事宜、依法保障教師合法權益等6個方面提出22項務實舉措,系統全面明確中小學教師減負的具體範圍和邊界。發佈“未經地方黨委審批通過的,不得開展的進校園檢查、評估、考核評比活動”等18條貴州省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切實減輕中小學校和中小學教師負擔,讓廣大教師聚焦教師立德樹人、教書育人主責主業,為教師營造靜心教書、潛心育人的良好環境。
七
在抗擊疫情中
高考實現歷史性突破
▲關嶺自治縣民族高級中學學生赴考
7月7日-8日,全省2020年高考順利舉行,47萬餘名考生築夢高考。9月18日,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全部順利結束,共錄取考生40.77萬人,錄取率達86.6%。本科文史、理工類錄取分數線均高於2019年,把疫情對高考的影響降到了最低,高考實現歷史性突破。同時,出台對外來人員隨遷子女報考普通高等學校相關規定,明確部分特殊群體的報考條件,重新界定外來人員隨遷子女的範圍,細化有關操作執行的規定,進一步加大對弄虛作假行為的處罰力度,維護考生正當權利,維護教育公平,依法有效打擊非法“高考移民”。
八
出台支持職業教育政策
推動職業教育現代化
▲貴州職業學校學生實訓
省人民政府出台支持職業教育建設發展措施,對職業教育改革提出新的要求,明確將職業教育擺在貴州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重點實施中職 “強基”、高職“雙高” “黔匠” 培養工程以及實施職業教育助力全面小康、服務鄉村振興、服務新型城鎮化行動計劃,明確到2022年職業教育主要指標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建成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惠及全民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到2027年,職業教育初步實現教育現代化水平,建成貴州特色職業教育強省。
九
助推農村產業革命
“校農結合”成效顯著
▲“一碼貴州·校農結合”大數據平臺
以“校農結合”助力脫貧攻堅為核心的“一碼貴州·校農結合”大數據平臺正式上線。該平臺聚合全省數據,打破信息孤島,具備數據統計、流程監管、菜譜審核、在線交易、配送跟蹤等功能,優化產銷對接流程、減少中間流通環節、提高產銷對接效率、精準促進產銷對接,服務學生營養餐供應。2020年,全省學校食堂累計採購農產品51.9萬噸,共45.21億元;採購本省農產品數量47.52萬噸,共42.15億元,採購貧困地區農產品占比達85%,實現了全省學校食堂購買貧困地區農產品占比顯著增加,有效助推貧困地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脫貧攻堅。
十
何梅、劉秀祥獲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最美教師”稱號
模範踐行“四有好老師”要求
▲何梅(左),劉秀祥(右)
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教育部授予畢節市赫章縣城關鎮中心幼兒園教師何梅“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稱號;中宣部、教育部授予黔西南州望謨縣實驗高中黨總支副書記、副校長劉秀祥同志“最美教師”稱號。何梅在地震來臨時奮不顧身沖向教室、17秒內讓32名孩子安全撤離教室;劉秀祥放棄優厚待遇毅然回鄉默默耕耘近10年、牽線“一對一”資助貧困學生1700多人。他們都是心有大愛、無私奉獻,成績顯著、事跡感人的新時代“四有好老師”,不負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使命。
來 源 | 貴州省教育廳原創首發
實習編輯 | 秦 瑩 責任編輯 | 袁小敏
執行主編 | 羅 莎 編 審 | 項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