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熱點
這大概是很多有娃家庭都面臨著的十分頭疼不好解決的一個難題!
輔導作業時,看孩子拿筆的手咋看咋彆扭;以超高難度的扭曲姿勢坐在椅子上;偌大的書桌也無法安放小小的胳膊肘……
出去游玩時,孩子新買的鞋子總是有一側磨損得很嚴重;剛學會跑的時候,身子搖搖晃晃,生怕重心不穩摔在地上……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全家齊上陣,甚至是住的近鄰居阿姨,外地的七大姑八大姨,都熱心地參與過糾正孩子坐姿走姿的過程中。
可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作為父母,究竟該聽誰的?到底該咋辦呢?
要解決孩子的姿勢問題,首先我們要找到源頭,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這不得不提到一個詞——“動作發展”。
雖然聽起來像是某行業的專業名詞,但其實,可以簡單理解為孩子的“運動”。
2012年10月9日,教育部頒佈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列舉了兒童發展的五大領域是: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
其中在健康這一大項中提到了“動作發展”,註意,提及的不是體育或者運動,而是“動作發展”。
動作是未來從事體育的一切基礎,動作發展能夠為孩子身體、學習、社交、情感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並且,在國際通用的兒童發展五大領域--身體、社交、情感、語言、認知中,身體大類中,動作發展也是重中之重。
在我國民間有這樣一個說法:三抬、四翻、六坐、七滾、八爬、周會走。
其實,這些都是動作指標,也是嬰幼兒動作發展的標誌,就不再過多關註動作發展了。
但是孩子的動作發展還在持續進行,而且對孩子的社會認知非常重要。
家長該如何科學化地持續指導、監控孩子的動作發展呢?
寒假來臨,作為家長的你,是否願意趁這個假期,來聽一聽專業人士怎麼說孩子的動作發展呢?
今天(1月18日)下午3點——5點,未來網微信視頻號、抖音燃新聞、未來網微博多平臺同步直播“通過運動提升認知、情感、社交、學習能力,寒假少兒居家鍛煉,如何科學運動?”
邀請業內專業嘉賓麥瑞蘭德(北京)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總裁、U+space高爾夫俱樂部理事長汪遠、北京寶寶愛動科技有限公司CEO、認知俠少兒體育創始人辛明,以及關註未來網及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寶媽們,做客未來網直播間,與未來網記者一起暢聊如何在這個寒假,讓孩子們正確“動”起來?
加入天天福利群,直播活動早知道
(↑↑ 掃碼入群,領福利)
其他熱點
作者 | 未來網見習記者宋茲鵬
審校 | 國寧
終審 | 宋廣輝
點個 在看你最好看